他,是著名F1解说员;他,曾带领FCACA车队多次取得WRC分站冠军;他,是很多车迷的偶像;他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上海久事赛事营销中心副总经理,人称“北极虾”的潘湧湧(下称“虾哥”)。
第一次看到虾哥,我感觉他和做直播时的样子并没有什么差别,最突出的是他特意留的一脸胡渣,特别有男人味。虾哥看上去挺严肃的,但从他休闲的装扮推断,他应该是个随和的人。
昨天,恰好在电视上看到虾哥直播WTCC比赛;也恰好在昨天,马青骅取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WTCC分站赛冠军。
无论是WTCC还是F1或者勒芒24小时耐力赛等汽车赛场上,轮胎的选择对赛车的表现至关重要!所以,对于马青骅的取胜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驾驶的全新WTCC赛车比其他车型配备了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更强的动力、更宽的轮胎、更大的刹车盘,非常具有竞争力。对于我的看法,虾哥也表示赞同。通过赛事这种共同语言,我们很顺利并愉快地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虾哥是个在上海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有着广泛的爱好,他除了热爱赛车还喜欢观星、钓鱼等。虾哥说,前些年他捣鼓来了很多器材用于观星,但每况愈下的大气环境让观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因为上述的原因,如今虾哥的业余爱好也更多地专注于赛车以及赛车运动。
虾哥之所以会喜欢上F1赛车,是因为一个F1赛车模型。在1985年,虾哥的亲戚从香港带回一个F1赛车模型,年约10岁的虾哥当时就被这模型独特的结构所吸引;也下意识地觉得,这种车子将会在自己人生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虾哥后来从父亲手上得到一本汽车图册,图册中有80年代在国内能看到的几乎所有车型。虾哥用包裹糖果的半透明覆膜纸覆在图册上,把上面的汽车描下来。到最后,那本图册因为被反复在上面写画而烂掉了。
1987年,虾哥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F1比赛便被这项运动所深深吸引:车手执着、专注的眼神,飞驰的赛车,激情四射的观众台,这一极致的赛事令虾哥至今对其热情不减!
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并不如现在那么发达,网速也相当捉襟见肘,因而了解F1赛事的渠道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虾哥通过看电视转播、在网上和外国网友交流、结识F1技术专家来丰富自己对F1的了解。
虾哥回忆说:当年的F1官网都是相当简陋的。网友是通过一些自发搭建的简单甚至有些简陋的网页进行交流。幸运的是,在1998年,虾哥认识了一位英国的F1技术专家,他就是现在非常著名的Autosport网站撰稿人克雷格-斯卡布罗。这让虾哥有了一位非常好的老师。至今虾哥和克雷格还保持着良好的友谊。
后来,虾哥和一位雷诺F1车队的工程师建立了联系。除技术保密协议之外的问题,他都会为虾哥回答。这也是虾哥为什么有底气在05-06年的时候分析F1变速箱的结构、车体构造原理等等。这是国内没有其他媒体能够做到的。
从2002年开始,虾哥开始在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SITV的场地赛直播节目做评论员。而与此同时,他也在《F1速报》杂志社担任主编工作。虾哥在《F1速报》工作期间,写了6年的F1技术文章。虾哥通过亲自到一线与赛车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来获得第一手的情报。在杂志社的经验积累和对赛车的进一步理解也让他的评论员工作更为得心应手。
当问及印象最深的一场F1赛事,虾哥的回答有点让人感到意外。虾哥提到了2007年F1加拿大站的比赛。在该站比赛上,宝马车队的车手库比卡的赛车高速撞击水泥墙,数据显示撞击瞬间的G值达到70G(相当于战斗机飞行员承受的最大G值得7倍)。虾哥回忆道,当年在新闻中心看到库比卡撞墙后,媒体们都一片愕然,大家都觉得库比卡将会是另外一个塞纳。但最终结果,库比卡只是受到一点的皮外伤。
虾哥对于这次撞墙意外有两点感悟。首先,F1赛车实在是太安全了,FIA对赛车的安全性规定确确实实落到了实处。F1赛车的技术确实推动着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在这点上,F1赛事确实领先于世界杯等其他体育比赛。其次,就是F1新闻行业的垄断性。前面提到的克雷格是唯一能够和库比卡一同乘坐救援直升机前往医院的媒体。而库比卡没有大碍的消息,也是最先由克雷格在其网站上发布的。
2008年8月,车队投资人邀请虾哥来管理车队。从1998年进入媒体圈到2008年,虾哥的媒体生涯也走过了十载。虾哥认为媒体行业要有大的突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虾哥希望进一步走进赛车行业的核心。在与投资方的多次谈话后,他毅然接受了车队经理的工作,开始一步一步地组建起FCACA车队并以冲击世界冠军为目标。
在努力冲击冠军的同时,FCACA车队也非常注重于赛车文化的宣扬。FCACA车队也在上海当地有着非常高的人气,会员将近一万人。运营FCACA会员俱乐部的收入相对于运营车队的支出只是凤毛麟角,虾哥的团队是希望FCACA这个品牌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FCACA车队在比赛中屡创佳绩。在2010年9月2日,FCACA车队拿到了上海市的杰出贡献奖。上海市副市长赵雯接见了FCACA车队团队。正是虾哥对极致赛事有着执着追求的毅力,才使得车队创造了中国赛车史上的一个又又一个高峰!
FCACA车队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让一支中国车队取得3站S-WRC分站冠军(新西兰、葡萄牙、日本),并成为F1 HRT车队的赞助商之一。这在中国赛车界可以说是一个创举。
但2010年底,FCACA车队遇上资金链问题。即使虾哥和他的团队私人拿出所有积蓄也只能是让车队跑完最后一场比赛。最终FCACA车队被迫解散。这也是虾哥、他的团队以及FCACA车队粉丝心中永远的痛。直至现在,还是有FCACA车队的粉丝希望车队能浴火重生。无论是虾哥的车队运营团队还是车队的粉丝们,大家对这个车队有着极深的感情,这种情感超越了正常的喜爱之情,升华成为对极致梦想的共同追求!
虾哥为车队付出了很多,但他认为这是值得的,也把这一段经历视为是人生的一份重要的财富。
经过多年赛车行业的经验累积,现在虾哥是中国F1赛事的主办方上海久事赛事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虾哥现在真的完了儿时的梦想,运营起了F1赛事。当谈到在工作上对未来有何期许的时候,虾哥表示希望能把更多的赛事带到国内来。
现在,FIA旗下的F1、WEC、WTCC这三个顶级赛事都已经在上赛道开跑了,虾哥也希望能把DTM、MotoGP等赛事引进到中国,同时也希望更多中国的车手能通过更多地参与国际赛事能进一步走向世界。今年六月份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虾哥”也飞往现场进行了赛事报道,本届的最大亮点是米其林赞助了史上第一支全华车队-OAK车队,华人团体首次亮相顶级赛车赛场,对于华人赛车界来说,这是次非常大的超越!
今年六月份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虾哥也飞往现场进行了赛事报道,本届的最大亮点是米其林赞助了史上第一支全华车队-Oak Racing Asia车队,华人团体首次亮相顶级赛车赛场,对于华人赛车界来说,这是次非常大的超越!
征战2014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三位全华人车手-方骏宇、程飞、董荷斌。他们同属于米其林赞助的全华人车队- Oak Racing Asia车队-史上第一支征战勒芒的全华人车队。
Oak Racing Asia车队的赛车隶属于LMP2组,身披33号战袍,在米其林轮胎先生的陪伴下驰骋于勒芒赛道。
24个小时高强度比赛,能够完成的都已经是勇士奥迪2号车总共跑完379圈夺冠。Oak Racing Asia在P2组经受住了暴风骤雨和体能极限的考验跑完347圈,以第七名完赛,值得祝贺!
总结:和虾哥聊了将近1个小时,用几个词来形容他“执着、刚毅、追逐梦想”。正是因为虾哥身上散发出的这些独特品质,让他拥有如此之多的追随者,并拥有今天的地位。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虾哥的团队可以继续热血追逐“极致驾驶梦想”,引进更多精彩的国际汽车赛事给国内的观众一饱眼福!